3耶稣上了山,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。 4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。 5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,就对腓力说:「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?」( 6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;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。) 7腓力回答说:「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,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。」 8有一个门徒,就是西门‧彼得的兄弟安得烈,对耶稣说: 9「在这里有一个孩童,带着五个大麦饼、两条鱼,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?」 10耶稣说:「你们叫众人坐下。」原来那地方的草多,众人就坐下,数目约有五千。 11耶稣拿起饼来,祝谢了,就分给那坐着的人;分鱼也是这样,都随着他们所要的。(约6:3-11)
这个五饼二鱼的故事应该是圣经中非常脍炙人口的,今天读到此处时,有一些新的亮光。
当主耶稣试验腓力时,问到:“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?”
腓力的回答是——否定性的陈述句:“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,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。”
安德烈的回答是——怀疑性的疑问句: “在这里有一个孩童,带着五个大麦饼、两条鱼,只是分给这许多人,还算什么呢?”
越思想这两个答案,越觉得问句好过陈述句,即使问句中带有很深的怀疑,但还是开了个“口子”,而那个否定句更像是完全关闭了信心的大门。
安德烈的回答显然也有很深的怀疑,但是他不是消极被动地带出否定的答案,而是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,想办法解决问题(发现孩童的大麦饼和鱼),虽然他自己的信心不够,但起码给了主一个做工的平台,他努力的“一小步”,真的是那么小的一步,却换来了主的“一大步”,带出来这个神迹,即增长了自己的信心,也让在场的其他门徒一同经历了主。
反观腓力,他也试着想了办法,计算出就是二十两银子(很大的一个数目),但买了饼分给这么多人的话,也是不够的。但是,他的回答是否定的,是没有任何妥协的,是消极的,腓力自己成了审判的主,已经下了结论:NO WAY,不可能。
其实想一想,我们很多时候都像腓力一样吧,用自己的逻辑经验来判断,并且下了负面和否定的结论,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—— 要充满正能量,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,即使看起来再不可能,用安德烈的问句也好过自己下了否定的结论。
在生活中,态度决定了我们结好果子还是结坏果子,是积极正面的想办法,带着盼;还是消极负面的下结论,只要是自己没经验过的,觉得不合理的,违反常识的,马上就批评论断。
圣经上:“少种的少收,多种的多收,这话是真的!(林前9:6)” 任何庄稼,如果想要收获,就需要撒种。不要不舍得撒种,人的一小步是神的一大步,芥菜种子是那么小,但却可以长成大树,但如果连自己的一点都不愿意舍去,那么主就没法使用这个器皿来做工。
总之,让我们都做一个正能量的人,口里所说的,心里所想的,都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,从神的角度凡事没有坏事(都有神的美意),即使真的心中充满了怀疑,也可以像安德烈那样,留一个“开口”,用问的口气,不要限制主在我们的身上来做工。 一个人如果每天说很多否定的话,那么他心中的消极也应该是一样的多吧。
今天的内容听起来很像“心灵鸡汤”,仿佛对着镜子告诉自己:“我能的,我行的,我很帅气”等等世界上励志的桥段,没错,从让自己充满正能量的角度来说,是很相似,但最大的区别就是,“心灵鸡汤”的燃料会用完的,而我们的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,这燃料就是主,他是天上的粮,让我们可以每天“吃他的肉,喝它的血(约6:55)“,在信心,盼望,爱心上不断的增加!
从哪里开始做起呢?就从我们心中充满正能量、积极的面对难题;口中尽量少说消极的否定句开始吧!你相信主也会用你的五饼二鱼来变出百倍千倍吗?”
记的,不是我能,是主能!
Comment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