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谁是浪子,谁该回头?

已更新:2021年11月4日

浪子回头的故事(路15:11-32),基督徒耳熟能详,这个故事讲述一个家主有两个儿子,小儿子要求父亲分了家业后,在远方耗尽钱财穷困潦倒,甚至想拣猪食充饥,他醒悟过来:“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,口粮有余,我倒在这里饿死吗?我要起来,到我父亲那里去,向他说:父亲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;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,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!”


他回到家,父亲二话不说就接纳了他,故事到这里皆大欢喜,浪子回头金不换,但偏偏大哥不高兴了,他对父亲说:“我服事你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;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,但你这个儿子,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,他一回来,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。” 故事是以父亲回答大儿子的话结尾的,他对大儿子说:“儿啊,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,只是你这个兄弟,是死而复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。”


 

圣经就像是一颗钻石,越从不同的角度看,越发璀璨夺目,在我们追求神的属灵道路上,不要只满足于一个角度、一个定义,因为实在太熟悉了,就条件反射似的将自己已经认定的解释脱口而出,不妨试试走到“水深之处”,去一下没去过的地方,也许可以像彼得一样捞到一大网鱼(路5:1-11),不然,我们这个杯子总是满的,又怎么装新酒呢?打个比喻,数学是非常奇妙的,至今为止,人类仍在探索求知中,如果人类只坚守“1加1等于2”就止步不前,那可能就永远不知道“1减1等于0”、“1乘1等于1”、“1除1等于1”、“1的平方”、“1开根号”,更不要说2,3,4,5,6了......

前面做了这么多的铺垫,是为了引出一个问题——我们太习惯把小儿子看做这个故事的主角,毕竟浪子回头说的就是他嘛,但,有没有可能一语双关呢?你能看出大儿子才是真正需要浪子回头的主角吗? 今天,我们就从大儿子的角度展开,因为从某个视角,信主之前,我们是小儿子,可是信主以后,我们变成了大儿子,以为需要改变的是别人,其实最需要的是自己!

 

我们都晓得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,乃是因信耶稣基督(加2;16),但恰恰我们却制造出“新的律法”,强调外在看得见的行为,却忽略了人里面看不见的信心,比如,某人经常读经祷告上教会,这就是虔诚的表现;某人常常帮助弟兄姊妹,乐善好施,这就是爱人,敬拜赞美不离口,张口闭口都是主,这就是爱神;但真的是这样吗?此人做这一切事的动机,你我知道吗?

来看故事中大儿子怎么说,“我服侍你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,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,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,他一来了,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(路15:29-30),”看到这句话,让我们先省察一下,服事主的动机是什么?难道是为了山羊羔(物质需要),为了与朋友快乐(情感需要)吗?

这些也许是我们会得到的“副产品”,但不应该成为服事主的目的,服事主不应该带着任何利己的目的,因为跟随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舍己(太16:24),如果真舍己的话,还有什么自己的目的呢?连我的命都是天父给的,都是主耶稣买赎的,若真的感恩就不图回报,能跟从你,我已心满意足,如果大儿子是这样心态的话,他实在会大大的感恩,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奥秘—— 所有服事主的人都要经历“过三关斩六将”,即:为了让神居首位,我愿意把情感、金钱、健康等等都放在其次,任何问题都不能拦阻我去找神,这样看来,没有山羊羔,没有和朋友快乐,也是操练舍己,因为人不能事奉两个主,不是恶这个,爱那个,就是重这个,轻那个,他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财利(太6:24),但当大儿子经过考验以后,一切所有的都是他的(路15:31),万有全是他的(林前3:21),因为他不会再被这些“副产品”束缚,他明白了父(神)的心意,而不只是服侍父亲(神)。


 


大儿子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嫉妒,嫉妒是察觉到别人享有之利益自己没有,而生出怨恨,并欲将其占为己有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状态,而嫉妒的根源还是“己太大”,才会用“己”去和别人比较,要是没有“己”,自然就没有比较,也不会产生嫉妒了,所以,还是要回到“舍己”的操练。


遵行父(神)命令,若为得精神或者物质的利益,都还是为己,虽然嘴上不说,心里也不这么觉得,但当别人得着利益的时候,不由自主的“羡慕、嫉妒、恨”,就把“己”暴露无遗了,即使自认为“从来没有违背过主的命令”,却还是不知道主(父亲)的心意,常常违背了主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不认识主(父亲),也没有生出他的性情(怜悯、宽恕)来。

小儿子经历了世界的失败之后,反而比大哥更加舍己,来看一个细节:当他醒悟过来,准备回家找父亲时,他心里想向父亲说的是:“父亲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,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,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!(路15:19)”但当他见到父亲后,他说的话原封不同,却单独少了最后一句,他说,“父亲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,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。(路15:21)” 你看出这个细节了吗?小儿子没有对父亲说:“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”。


哈利路亚,好一个没有说,这实在是基督徒可以学习的功课,很多时候我们向神认罪悔改,只是嘴上说说,心里却不想受任何的处罚;我们向神求一件事,若没有出现自己的预期,就觉得神不爱我;我们说把某件事交给主,求神带领,可心里却常有自己的算盘,“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”,这还是己的需求,还有自己的底线,按我的判断,当成雇工是应受的惩罚,但如果超过这个尺度的话,“己”还可以受得了吗?


这种戏码每天在世界中上演,我认罪可以,但如果让我把贪污的钱吐回去,那可不行;本该判2年,如果判我蹲5年,那可不行;不愿接受罪孽的刑罚,说到底是没有真心的悔改,小儿子他愿意接受处罚(当雇工),这是悔改的心,然而他更意识到,不应有自己的主张、对于处罚的评断标准,完完全全是父亲的主权,我真的不配,你怎么做都好,你发号施令,我愿意接受罪孽的刑罚(利26:41),这是谦卑的表现,也是舍己的信号。


 

基督徒喜欢把事情分为属灵和属世,传福音、去教会、读经、祷告、灵修、关怀是“属灵的”,世上的娱乐项目以及除了属灵项目以外的一切事统称为“属世的”,但思想这个故事后,发现“回到世界”的重要性,并不是一定要让你任意放荡、浪费资财(路15:13),但很显然,大儿子这种“常与父同在”是经不起考验的,而小儿子却经历了失败后从心底谦卑下来,走舍己的道路,结果子给神(罗7:4)。

遗憾的是,很多时候基督徒习惯于待在教会当中,以为有神的同在,却没有来对付“己”的问题,嫉妒纷争、相咬相吞,为教义争得面红耳赤,却不闻不问世上的柴米油盐,俗称“不粘锅”,觉得属世的事都很低级,自我感觉良好,还瞧不起在世界中摸爬滚打的二弟,那种隐形的“属灵骄傲”是真实存在的,若基督徒不回到世界,真的看不到真实的自己,就像大儿子一样。

 

求主怜悯我们,一开始看这个故事像是第三者看戏,慢慢的觉得自己就是小儿子,现在却看到自己是大儿子,这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,神摆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,无非都是为了操练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可以结出好果子,想要结出好果子,必须从不利己开始,不利己就要舍己,若想舍己,就得看到自己有多糟糕,才能恨恶自己,但若不重新回到世界,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糟,像大儿子一样。

求主对付我们,我不要做大儿子,即使遵守命令,也不代表生命完全,大儿子都照着父的旨意在做,从不违背,心却生出了嫉妒,愤怒,以为遵行了神的旨意就够了,但遵行了也还是没遵行,因为神的旨意包含心态,他鉴察我们存的是什么样的心,这世上的一切都要过去,唯有我们心里所结出的果子——因认识神而产生的信望爱才会存到永生(林前13:13)。

"大儿子,你愿意改变自己的心了吗?"

【约壹4:16】 神爱我们的心,我们也知道、也信。 神就是爱,住在爱里面的,就是住在 神里面, 神也住在他里面。


35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